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绮曼
图/受访者提供
4月13日-4月18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在海南举办。消博会期间,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承办的“打造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作为国家战略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研讨会在海口召开。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主旨演讲中提出,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打造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重要开放门户,这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是海南的历史责任。封关运作的海南自贸港,是打造重要开放门户战略目标的实质性举措,它要在服务中国反制美国贸易战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特殊作用。
迟福林建议,一是加快推进核心政策落地。“零关税”是“核心政策”的首要条件。要实现全岛封关运作,实行高水平“零关税”,并开展加密资产等数字金融的探索。二是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要适应国内居民消费结构转型趋势,提升国际化服务的供给能力,并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来海南度假旅游。
三是加快打造我国单边开放最前沿,要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前提下,支持海南对东盟、中东等重点区域实行全面的单边开放。四是加快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制定实施10项左右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对标中国香港、新加坡形成高度开放的市场准入规则体系,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上要有重要突破。
迟福林认为,以更高水平开放将海南自贸港打造成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需要形成各方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合力。

迟福林表示,中改院与世界自由区组织将于10月10日-12日举行的世界自由区组织全球年会期间举办世界自由贸易论坛,为推进自由贸易进程积极发挥智库作用。他还建议将海南作为2026年APEC峰会举办地,这将为封关运作后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注入重要活力,大大提升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国际化水平,彰显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
与会专家认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有条件在我国应对美国关税挑战中发挥特殊作用。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认为,海南自由贸易港通过实施零关税、零壁垒政策,吸引内外企业投资和人才积聚,将为我国应对美国贸易战做出重要贡献。
马来西亚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执行董事翁忠义认为,依托优惠政策,海南自由贸易港有条件成为面向全球跨区域合作和产业链供应链对接的重要平台。吸引企业在海南加工,再出口到第三方市场,使海南自由贸易港成为有制度支撑的共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平台。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王惠平提出,在当前贸易战下,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如果率先实行“零关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缓冲剂或者是缓冲带作用。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会长、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赵晋平认为,海南自贸港要服务于国家的大局,全力参与到和美国进行战略博弈的行动中。
编辑:严哲川
来源: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