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文章网
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捶草印花、剪纸拓印,“校园手艺人”办起非遗作品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9:49:00    

极目新闻记者 向一帆

通讯员 张迷

你是否曾惊叹于剪纸的精巧灵动?是否好奇拓印如何复刻千年纹样?4月1日,为弘扬中华传统手工艺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审美,武汉市第三寄宿中学开展了“焕新非遗 经典传承——寻找校园手艺人”学生作品主题展览活动,学校围绕剪纸、拓印、捶草印花、扎染等传统技艺,鼓励学生探索非遗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展现创意才华。

活动现场,该校共设“花草凝韵”“墨韵传拓”“染间絮语”“妙剪生花”四个区域,对应捶草印花、拓印、扎染、剪纸等传统技艺供学生体验。同学们沿着 “寻找校园手艺人” 指引,如寻宝般探索非遗魅力。

在“花草凝韵”区,学生采集银杏叶、三叶草等校园植物,经捶打在棉布上留下自然印记。《枝上小鸟》以花叶拼贴成盛夏翠竹,灵动逼真,令人赞叹。而在拓印区域,古老技艺与现代创意碰撞。学生以莲花搭配 “清廉” 字样,传递崇廉尚洁。拓印黄鹤楼、长江大桥等武汉地标,展现城市情怀;更有将武汉文化符号与校徽融合,兼具地域与校园特色。

以细腻刀工勾勒吉祥图案、二十四节气传统窗花、二十四节气传统窗花……在剪纸区,各类作品百花齐放,传统与现代完美交融,尽显学生精湛技艺与创新活力。而扎染区也充满惊喜,布帛经染缸浸润,展开后呈现独特纹路。作品既有青花瓷般素雅的白蓝经典,也有彩虹般绚丽的彩色创新,展现传统工艺魅力。

除了“校园手艺人”制作的展品外,该校七(22)班王瑞熙与父亲制作的灯笼龙 “润润” 和螃蟹灯 “蟹黄宝” 备受瞩目。灯笼以竹条为骨、布料为皮,制作精细,鳞片栩栩如生,螃蟹灯钳子可活动,引得同学纷纷赞叹。王瑞熙介绍说,这两个手工非遗灯笼是自己和爸爸一起完成的,制作的过程是先将竹条裁剪成合适的长度,再用火烤之后把它弯曲成想要的形状。最后就是将布料裁剪成合适的大小,用线缝起来之后裹在骨架上。父亲负责烤制竹条、调整竹条的位置,自己主要是负责缝布和捆扎竹条。

“今天在学校看到了同学们的非遗作品展,真的很震撼!我看到扎染的花纹在布料上舒展绽放,剪纸的镂空图案讲述着生动的故事。我还看到同学们用橡皮雕刻的长江大桥和黄鹤楼,还有我们校园的轮廓,同学们的手真的巧!”该校七(13)班黄钰雯说。

该校副校长黄涛介绍,此次活动实现传统与创意、巧手与匠心相遇,学生从 “观看” 到 “动手”、从 “模仿” 到 “创造”,提升艺术表达,理解传统工艺智慧与美学,让非遗在校园焕发生机。此次活动不仅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更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