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以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钟伟从创业开始就决定不做“跟随者”,“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原创,也只有真正拥有自己的原创技术,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护城河。”
十年磨一“瓣”,他们开发出全球首款聚合物人工心脏瓣膜,并已拿下150多项国际专利,成功筑起行业独有的技术护城河。
2024“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小微组
三等奖
以投代评
生物医药


以心医疗
项目名称:高分子人工心脏瓣膜
这次在“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上,以心医疗一路闯进决赛,摘得小微组三等奖。相比奖项,钟伟更看重的是信心的提升:“创业十年,我们经历过无数至暗时刻,这个比赛让我感受到,我们的方向是对的,行业也在认可我们的价值。”评委和投资人对他们的肯定,让他更加笃定:“这条路不好走,但我们一定要继续走下去。”
@上海科技:
请您先简单介绍一下公司的基本情况以及本次的参赛项目、应用场景。
@钟伟:
我们是一家专注心血管创新医疗器械的公司,所有产品都是国际首创。我们目前的主打产品是全球首款聚合物人工心脏瓣膜。
传统治疗方式要么开胸手术,要么采用机械或生物瓣膜,存在高成本、耐久性不足、需要终身服药等问题。我们的聚合物人工瓣膜能解决传统瓣膜的缺陷。
@上海科技:
您认为以心医疗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钟伟:
我们的产品有两个关键创新点:材料突破+结构设计突破。
首先是材料。长期植入人体的高分子材料,本身就是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技术高地。现有的瓣膜材料,不是机械瓣,就是动物心包做的生物瓣。而我们的聚合物材料,既要耐用,又不能引发血栓,更要适应人体生理环境。
此外,新材料不能直接沿用旧的瓣膜结构,必须匹配全新的瓣膜形态和输送系统。
我们从10年前开始攻关,做到了全球首创。目前,我们的瓣膜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钟伟:
我们从创业第一天起,就决定不做“跟随型”产品,我们的核心专利都是国际专利,经过严格的临床验证,实实在在让患者受益的创新。
目前,以心医疗已经积累了150多项国际专利,只有真正拥有自己的原创技术,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护城河。
@上海科技:
从科研到创业,您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钟伟:
做科研,通常聚焦于一个具体的科学问题,目标是在这个点上走到全球最领先的位置。
@钟伟:
但做器械和产品就不能只有一个亮点,产品必须整体成熟。在器械领域,你不必在所有方面都做到最领先,但必须确保安全、可靠、有效。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至少在一个或多个关键点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满足安全性和可靠性。
这与大学里做研究有很大不同。在大学里,你可能花半年到一年时间就能发表一篇好文章,但在器械领域,你需要更全面的考量。
@上海科技:
在研发到技术转化过程中,您有没有经历过什么至暗时刻?有没有一个瞬间觉得“这次可能要失败了”?
@钟伟:
为什么说创业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因为在创业过程中,你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艰难时刻。但一旦选定了方向并投入大量资源,就很难轻易放弃,你必须坚持下去。
创业的困难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技术问题总有解决路径。更难的是资金问题、团队协作问题、供应商问题……各种问题接踵而至。但无论多难,你都得挺过去,想方设法解决,这才是创业真正的挑战。
@上海科技:
这次在“创·在上海”创业大赛获奖,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钟伟:
信心。
心脏瓣膜项目是医疗器械中的一个小众赛道,在大众层面知名度不高。但这次比赛,评委们不仅专业,而且能理解我们的技术价值,并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被专业投资人和专家认可,让我们更坚定这条路是对的。
@上海科技:
如果用航海来形容你们的创业旅程,您觉得现在到了什么阶段?
@钟伟:
我觉得我们还在起步阶段,如果把创业征途比作从上海走向世界的航海,那么我们才刚刚驶出吴淞口。虽然前面的路还很长,但我对前途充满信心,未来一片光明。
企业及专家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
作者:许织
拍摄:张继东 后期:吴娇
↓分享
↓点赞
↓在看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