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文章网
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春季谨防 外耳道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4:09:00    

【来源:泉州晚报】

春天万物复苏,但潮湿的天气和花粉纷飞的环境却让外耳道炎有了可乘之机。外耳道就像一条迷你隧道,皮肤薄如蝉翼,稍不注意就会“闹脾气”,出现红肿、瘙痒、流脓等症状,严重时痛到连张嘴吃饭都困难。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丁雅婷提醒,出现这些症状,需警惕外耳道炎。

丁雅婷介绍,外耳道是耳朵中连接耳廓和中耳的管道,负责传导声音。当这个区域受到细菌或真菌感染时,会引发耳朵瘙痒、耳内潮湿、听力减退以及耳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耳内异味或流出分泌物。这些症状可能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影响听力及生活质量。

春季是外耳道炎的高发期,多种因素都可能诱发该病。丁雅婷说,春季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可能引发外耳道湿疹,导致耳朵瘙痒难耐,甚至渗出液体。另外,游泳后耳道积水或洗澡时水流入耳,都可能让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乘虚而入;棉签挖耳,却可能划伤皮肤,给细菌开“后门”;美容店采耳工具若消毒不严,还可能感染真菌。

为预防外耳道炎的发生,丁雅婷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保持外耳道干燥:游泳前戴上防水耳塞,上岸后倾斜脑袋单脚跳,甩出水分。

二、过敏体质防护:春季外出戴帽子防花粉,耳痒时用冷敷代替抓挠。

三、避免频繁掏耳朵:正常人耳朵内会产生耵聍,俗称“耳屎”。耳道是一个微生态自然平衡的环境,外耳道有很多毛细胞,正常情况下,人们在日常咀嚼和张口过程中可以通过震动将外耳道分泌的耳屎和油脂自行缓慢排出。

从医学角度讲,适当的耳垢可以滋润外耳道皮肤,阻挡灰尘、细菌等进入耳道深处,具有一定保护功能。所以,一般不需要经常掏耳朵。如果需要清洁耳朵,可以使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轻轻擦拭外耳道口。

医生提醒,如果耳朵出现明显、长时间的痛痒感,或者突然无明显诱因的听力下降,应及时到医院相关专科进行检查,千万不要自行乱掏。

□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

责任编辑: 林嵘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