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文章网
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他在上海逝世,提前给自己写好了讣告!短短300多字全网触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8:54:00    

3月28日

著名语音学家

宝钢优秀教师奖

上海市育才奖获得者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

毛世桢先生因病医治无效

在上海逝世,享年77岁

毛世桢的女儿按照父亲的遗愿

将其生前自拟的讣告转发到微信群

“与诸公辞别”

这篇讣告仅有短短300多字

举重若轻的讲述

恰似其人格的终极注脚

让人感叹这是“一个浪漫的人挥别世界”

在网络上引发关注

在幽默中超越生命的局限性

在这篇自拟讣告中,毛世桢没有提及自己的学术成就、职业头衔,仅仅是通过身份信息,简述了自己“中国人”“生于长于上海”“生于1948年”等信息。对于自己“享年几何”,他却自称“数学不好”请人帮忙计算,以此轻松化解了死亡的沉重感。

“一个碳基生命体热寂了

也就是说我离开了这个世界

……

我最后能做的也就是与诸公辞别

别了,永远地别了!”

没有华丽的辞藻

没有生前的功勋

只是平淡的讲述

真诚的告别

从这篇短短300多字的讣告中,不少网友读出了这位教授的洒脱、淡然与谦逊,看到了其通透的人生观,也感受到一位学者在幽默中完成对生命局限性的优雅超越。有网友感叹,这是“一个浪漫的人挥别世界”。

“他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师”

4月7日,记者联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工作人员徐女士向记者证实,这份讣告确实是毛世桢先生自己撰写的。 徐女士说,她和身边的同事现在仍是“悲绪未平”,“他家人默默把事情全部都处理完了之后,才来告知大家。毛老师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师,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毛世桢年轻时合唱领唱(图据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公众号)

华东师范大学发布的讣告中还提到,遵照教授遗愿,丧事已从简办理,未举行公开追悼会。

公开资料显示,毛世桢,曾任国家语委“普通话水平测试”专业指导委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学术委员,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朗诵水平等级考试”专业委员及大纲编委等。主攻语音学与音系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著述有《汉语趣说丛书:汉语语音趣说》、《对外汉语教学语音测试研究》(主编)、《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等。

4月4日,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发布了一篇毛世桢的专访故文。

在采访中,毛世桢称自己“有一个遗憾,就是没有好好吃过苦”,“你们知道印象画派吗?色彩是颜料的叠加,越加越黑,而光的叠加则会越来越明亮,这些都是从吃苦的实验中得来的创作。”不过,他认为“至少自己是平和的”——

“我一直认为,求仁得仁。当然也要讲求战略,就像围棋那样,有一句话是,‘金角银边草肚皮’,也就是说,先布点再去充实,不要操之过急。诸葛亮的《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其实也就是一个字,静。”

毛世桢年轻时的照片(图据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公众号)

他教导年轻一代:“只要觉得还有时间就去学,但切忌浅尝辄止,一辈子一定要有一件东西浸在里面,也一定要尊重自我。”

师者已远行

但他的自撰讣告却如同一束光

让大家对于生命与告别有所思考感悟

在有限的生命里

珍惜每一份相遇!

综合自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官微、新民晚报、封面新闻、中国青年报等

来源: 新闻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