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户籍多孩家庭,在青购买新建商品房给予至高10万元购房货币补贴;居家适老化改造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聚焦银发经济,全方位满足老年人多元化服务需求;年内各类文旅消费活动不少于1000场,落实消费券发放等文旅优惠1000万元以上......近期,青岛一系列消费提振举措接续发布落地,真金白银覆盖供需两端,诚意满满、力度空前。
点燃消费热情,让每一剂政策良方都精准缓解民生消费之所困,青岛走对了路。数据显示,自1月26日青岛市启动新春消费券发放以来,通过银联云闪付APP累计发放消费券100多万张,直接拉动消费过亿元。消费数字的增长,不仅体现着消费意愿的“热情值”,更蕴藏着拉动经济增长的“活力值”。这背后,是青岛资源整合、多维联合、协同发力促消费的全新逻辑。
好玩新颖重体验,激活“愿消费”一池春水。位于崂山风景区的青岛栖澜海居,依托稀缺性“山海共生”优质景观资源,融入非遗馒头手作、版画拓印、时令海鲜等当地特色文化,延伸带动IP文创产品销售,打造沉浸式体验文旅住宿场景,把仅20间客房的门店做成了年最高销售额880万元的“销冠店”,经典网红大床房旺季间夜价格2800+,仍然一房难求。

眼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场景体验式消费,正在成为青岛的“流量密码”。《青岛市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方案》提出,实施“海上旅游场景拓展”“大型音乐节会聚集地打造”“沉浸式文旅消费新空间提升”等八大文旅消费行动。梯次推进30个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中山路、李村、唐岛湾等商圈创新发展,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依托现有博物馆等独特资源,促进与啤酒文化、非遗技艺、美食特产等融合发展,提升啤酒消费品质,引流个性化消费需求。
补贴花在刀刃上,释放“能消费”强劲动能。点燃“愿消费”激情,“有钱花”是前提。换句话说,只有居民收入增长了、腰包鼓了,才有进行消费的能力和本钱。青岛着力在提升社会保障、优化消费环境等群众关切上下细功夫,加大就业支持力度,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引导职工工资合理增长,打出一套涉及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产业升级“组合拳”。与此同时,消费券叠加多重补贴、以旧换新政策,助力推动“消费升级”。例如,青岛市级财政安排资金5000万元发放2025年餐饮、零售和住宿新春消费券,联动平台、商家等推出“优惠让利大礼包”10亿元左右,政府商家合力分担“消费账单”,切实提振消费信心。

兜底保障分忧虑,助力“敢消费”更有底气。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居民收入增长与社会消费增长之间并不必然存在正相关关系。“能消费”、“愿消费”要想可持续,解决居民“敢消费”的顾虑,关键在于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在城阳区城阳街道大北曲前社区,依托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居民福利不断完善。社区为年满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每月提供700-11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设立100万专项资金用于医疗救助;0-3岁幼儿托育,每人每月再补贴480元。通过织密医疗、养老、教育这些居民关切保障网,助力消费底气越来越足。

着眼社会保障制度完善,青岛发展多层次、多支柱社会保险体系,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组织开展“社会保障卡惠享山东行”“社会保障卡惠民消费季”行动。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全面保障进城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权益,落实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健全消费支撑体系。
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推动产业协同发展,青岛正朝着构建更加繁荣、活力四射的消费市场迈进。期待在青岛这片充满吸引力的土地上,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市民都能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携手开启消费提振新篇章。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评论员 王好)
编辑:张亭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