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文章网
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普|肛周湿疹缘何反复发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06:57:00    

【来源:东方网】

近些年,肛肠科门诊因反复发作的肛周潮湿瘙痒来就诊的患者比例居高不下。通过肛周检查往往发现,患者肛周皮肤已经呈灰白色,或抓破结痂。通过问诊发现,部分患者有长期使用湿厕纸清洁的习惯。“99.9%杀菌”“经期可用”“孕婴级产品”……这些广告标语让不少消费者对湿厕纸的使用毫无戒备。数据显示,近几年该行业市场规模也处于稳步扩大的阶段。很多人也许不理解,明明是为了个人卫生,湿厕纸还能杀菌,怎么会不利于肛周皮肤,还造成肛周湿疹。那么,我们通过本文来好好认识一下什么是肛周湿疹,引起肛周湿疹的病因有哪些,以及掌握一些预防知识。

肛周湿疹是种常见的皮肤病,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肛门周围浅层真皮及表皮的炎症,临床症状表现为肛门周围皮肤剧烈瘙痒、红肿、糜烂、渗液。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及性别,易反复发作,多因外来因素与患者的过敏体质相结合所致。

一、病因解析:为何肛周湿疹“盯上”你?

肛周湿疹的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免疫、不良卫生习惯、疾病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遗传易感性

部分患者因遗传因素导致皮肤屏障功能薄弱,角质层保水能力差,更易对外界刺激产生过敏反应。此类人群的皮肤敏感度较高,对某些食物、药物或接触性物质过敏,可能引起肛周皮肤的过敏反应而诱发皮肤炎症。

2.环境因素

肛门区域汗腺丰富,湿热环境、久坐、肥胖、多汗或排便后清洁不彻底均会导致局部潮湿,破坏皮肤屏障,为细菌或真菌滋生创造条件。肛门像系住口袋的松紧带一样,可以控制排便,藏在臀部肌肉里面。肛周的皮肤为了能适应这种舒缩状态,也呈皱褶状,这就让肛周皮肤不能像其他部位的皮肤那样可以时刻干燥清爽,更不易保持清洁。

3.不良卫生习惯

如排便后擦拭不彻底,使用粗糙的卫生纸反复摩擦,或穿着紧身、不透气的内衣裤,都可能刺激肛周皮肤,损伤皮肤表层,引发慢性炎症。

4.化学物质刺激

日常接触的洗涤剂、香皂、含酒精或防腐剂的湿厕纸等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研究表明,长期使用含酒精、香精的湿厕纸会加剧皮肤干燥和瘙痒,虽无直接致病证据,但可能成为诱因。有些湿厕纸中会添加表面活性剂,虽然可以赋予产品理论上更强的清洁力,但同时也有可能带来一定的刺激性与致敏性。

5.过度清洁

杀菌并不是肛周清洁的主要需求,肛门周围的皮肤抗菌能力超强,只要保持皮肤屏障功能完整,根本不需要额外的杀菌消炎。在肛周区域过度清洁,包括在洗澡时过度清洗、在排便后大量使用湿巾等等,都可能导致局部创伤、加重肛周瘙痒等症状。

6.疾病影响

肛肠疾病:肛周脓肿、肛瘘、肛裂、混合痔、直肠脱垂、肛窦炎、结肠炎或直肠炎等,由于这些疾病会导致分泌物增多,长期刺激肛周皮肤,从而导致肛门潮湿,引发肛周湿疹。

全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波动易出现皮肤瘙痒,甲状腺功能亢进引发的多汗症,肠道功能紊乱导致排便次数增多,有些人脾胃虚弱,消化力差,稍多食就容易出现放屁增多、肛门潮湿等表现,这些因素都可能间接诱发湿疹。

7.心理与饮食因素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削弱免疫力,也可能影响皮肤健康,诱发或加重湿疹;而辛辣食物、海鲜、酒精等易致敏食物可能加重炎症反应。

二、科学治疗:从缓解症状到控制复发

肛周湿疹的治疗需遵循“控制急性期症状、防止慢性化、减少复发”的原则,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基础护理

排便后用温水轻柔冲洗肛周,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清洁后用干厕纸或软毛巾吸干水分,保持局部干爽。

2.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利湿杀虫、祛风止痒作用的药物煎汤熏洗,也可以用较为温和的中药成份药膏或溶液(如青黛膏或炉甘石洗剂)外敷达到燥湿止痒的作用;如果瘙痒剧烈,可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涂,但需严格遵医嘱控制疗程,避免长期使用导致皮肤萎缩;如合并有细菌感染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真菌感染则需联用酮康唑等抗真菌药。

口服药物:中药汤剂口服辨证论治改善体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可镇静止痒;特别严重者可短期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3.原发病治疗

合并有肛肠疾病者需同步治疗,如手术处理肛瘘、痔疮脱出通过药物控制或手术切除等,从根源减少分泌物刺激。

三、预防策略:远离瘙痒的日常守则

预防肛周湿疹需从生活习惯、饮食调节等全方位入手:

1.保持局部清洁与干爽

对大部分人来说,肛门的清洁用清水即可,皮肤敏感的人群,清洗、杀菌的次数不宜过多,建议每天1-2次。湿厕纸也不是不可以使用,优先使用无添加剂的纯水湿厕纸,而且湿厕纸更易清洁肛门皱褶里的污物,用湿厕纸清理过皮肤之后,最好再用干厕纸擦除残留在皮肤上的水分。

2.饮食调节

减少辣椒、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食物摄入,过敏体质者需避开海鲜、坚果等致敏食物。增加膳食纤维(如燕麦、芹菜)摄入,预防便秘以减少排便摩擦。

3.生活习惯优化

规律作息,调整生活方式缓解压力,适当补充营养素以增强皮肤抵抗力;选择透气性佳的棉质内衣裤,避免化纤材质。避免久坐,适当活动可以促进肛周血液循环。

4.专项防护

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定期检查肛周皮肤;反复发作的肛周湿疹可能是糖尿病或甲状腺疾病的信号,需及时筛查;积极治疗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减少对肛周皮肤的刺激;肛肠术后患者应加强局部护理。

肛周湿疹虽不危及生命,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通过科学认知病因、规范治疗与长期预防,患者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需强调的是,个体差异较大,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务必及时就医,避免盲目自治延误病情。

作者:沈晓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肛肠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