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文章网
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条心 一盘棋——陇电入鲁工程建设见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9:22:00    

原标题:一条心 一盘棋——陇电入鲁工程建设见闻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占东

近日,在历时两年建设后,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陇电入鲁工程)迎来首次全线带电运行——送端±800千伏庆阳换流站、受端±800千伏东平换流站首次实现“握手”,展开为期40天的带电联调联试,为5月正式投运做好充分准备。

此时此刻,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与东平换流站一墙之隔的东平换流站建设项目部的院子里,国网山东建设公司东平换流站业主执行项目经理谢鹏和同事凝视着门前的一个巨型标识,久久不愿离开。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标识呢?

一块长方形的白色木板基座上,向上崛起三根白色、一根绿色的枝干,擎起一条昂首向东的“巨龙”,龙头与龙尾形成的圆形空间里,是一个以山脉为支撑的繁体“東”字,分别以上下五个支点镶嵌在龙头、龙身、龙尾,与龙尾相连、由基座右端一根绿色枝干支撑的是一个“干”字,“干”字的“两横”间的两侧,又置入了东平换流站的输变电形象元素,犹如点睛般将“干”字装点成了“平”字。

“记者朋友们,我来解读一下我们项目部临时党支部在工程建设中凝练出的这个标识。”正在记者观察这一标识时,一旁的谢鹏开口了——这一条“巨龙”环抱一个以山脉为底座的繁体“東”字,象征陇东至山东;从龙头到龙尾支撑这个“東”字的五个支点,代表着甘陕晋冀鲁五省齐心协力建设陇电入鲁工程,只有大家一条心、一盘棋地干,才能让这一工程昂起“龙头”;它的基座以洁白和绿色为底色,代表着陇电入鲁工程的底色是清洁能源;而底座上的两条绿色横梁,代表陇电入鲁工程中“直流”线路,最上方横梁上的绿色“帆船”代表着奔流的“绿电”;而放眼整个LOGO,则是巨龙环抱着的“东平”,意指甘肃绿电送至山东东平换流站……

谢鹏的一番解读,立即让这一标识“活”了起来,赢得记者们连连称赞,而跨越陇电入鲁工程沿线采访的一个个鲜活镜头,也再次闪现在记者眼前。

在甘肃与陕西相连的地方,陕西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为甘肃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最后一基线塔建设提前开好了上山通道,两家兄弟单位共用一条路加快陇电入鲁工程建设,上演浓浓的“甘陕一家亲”;

在庆阳换流站,国产分接开关和基于国产芯片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实现首次应用,数据处理速度较传统进口芯片提升30%,提高了电网监测分析的速度和故障处理效率,为电网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展示着我国高端电力装备的跨越式发展;

在陇电入鲁工程沿途输电线路跨度最长的省份——山西,国网山西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着眼这条绿色能源大动脉,自主研发并投用了新能源张力机,实现架线施工零排放、零污染;

在河北段,河北省送变电有限公司以AI技术为支撑,研发砼温智绘管家,精准养护浇筑后的铁塔基座,并采用声波检测系统检测塔基质量,建设精品工程。在塔基建设中,本着少占地、少动土的目标施工,要动植物的话,尽量去叶留根。塔基建好时,又及时恢复植被,保护绿水青山。在输电线路跨越京广铁路时,与铁路部门密切协作,全部选取凌晨施工,创新工法,前后共用13天高质量完工,没有影响高铁运行。

在山东段,为高质量实现陇电入鲁工程输电线路在长平滩区第二次跨越黄河,山东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在30根立柱上起塔,实现线路在黄河两岸1338米间成功跨越。在东平换流站建设中遇到“岩溶+流砂”地质挑战时,国网山东建设公司展开一系列科技攻关,把9858根混凝土灌注桩打至岩石层,实现“一万根桩、一万个放心”。为提前做好陇电入鲁工程投运后的运维工作,国网山东超高压公司提前制定运维方案,推出“线长制”,顶格配置智能化装备,预先锤炼山东段日常运维能力。

在东平换流站与庆阳换流站启动带电联调联试之际,±800千伏东平换流站站长程宁说,陇电工程实现山东从外电入鲁向绿电入鲁的新跨越,为山东经济大省挑大梁提供坚强电力支撑,我们将全力做好运维工作。

国网东平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程宁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动情地说:“东平换流站投运后,国网东平县供电公司将在换流站、特高压线路运维中发挥属地协调、属地巡视等方面的作用,全力支持东平换流站稳定运行。陇电入鲁工程也将东平与送端站的庆阳联系得更加紧密。从此,我们有了新的牵挂——庆阳。”

…………

“陇电入鲁工程背后是一条心、一盘棋。”谢鹏告诉记者,近日,国网山东建设公司东平换流站工程临时党支部已将这幅诠释沿线五省齐心共建陇电入鲁工程的标识徽标移交给东平换流站,它将成为东平换流站的一个显著标识,这也是国网山东建设公司第一次实现工程建设徽标向运营单位移交,它将从一个侧面记录和承载着陇电入鲁的建设理念、建设精神,促进陇电入鲁工程这条能源大动脉行稳致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