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文章网
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金石有声,拓古传薪!“商都沙龙”以传拓技艺触摸历史肌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20:49:00    

大象新闻记者 程冰冰 罗曼

手持拓包,轻叩金石,当宣纸被揭下,云纹清晰浮现,人们不禁惊叹“七步成拓”的精密算法。‌4月12日,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商都沙龙”活动现场,河南省传拓专业技艺委员会副主任、冰石秦汉砖瓦画像石博物馆馆长刘海清以“金石有声,拓古传薪”为主题,带领本期沙龙成员用传统传拓技艺触摸历史的肌理。

古代竟然也有“照相机”?商代甲骨里的朱砂遗痕、秦汉砖瓦中的金乌与玉兔、青铜器残片上的精致鱼纹……一个个华夏文明的碎片保留下千年前的时光切片。沙龙参与者们在欣赏这些古物遗痕的同时,也对传拓这一能够实现精准复刻的古老技法发出由衷赞叹。“这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文明的转译。”嘉宾刘海清介绍起明清时期发展出的全形拓技法,只需薄薄宣纸便能再现立体且纹样复杂的器物原貌。砖块上的画像、瓦当上的图案经传拓的三维复刻,成为“文明的活体密码本”。

互动环节,沙龙空间转换为“传拓工坊”,刘海清带来了传拓技艺的“硬核工具箱”,拓包、朱液、磨盘等一应俱全,并现场演示细致入微的传拓手法。人们围成了圈,前排的人俯身凑近观看,后排的人则踮着脚尖,生怕错过任何细节。随着棕刷轻扫、墨色晕染,原本粗糙的砖纹在宣纸上渐次清晰,汉代瓦当上的云纹图案似在纸上流动。“太逼真了!”人们对拓印发出感慨的同时,一个个也都跃跃欲试。

为让沙龙成员更深入地感受传拓技艺的魅力,汉代的文字吉语瓦当和鱼纹画像砖被搬到了活动现场,沙龙成员们按照刚学到的步骤,尝试上纸、捶拓、上墨,宣纸上的纹样逐渐有了清晰的轮廓。“这是我第一次亲手尝试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感非常好。也又一次在这里感受到了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小刘激动地展示了拓印的成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