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文章网
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一纸专利到8000万元真金白银!公证这样护航创新融资|公证在你身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08:15:00    

企业将名下的知识产权质押,从银行获得8000万元贷款——这场“知产”变“资产”的转变背后,离不开惠州公证处的专业护航。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广东省公证协会公布了一则典型案例,揭开了这场创新融资背后的护航故事。

某公司是广东中小企业发展的标杆,更是国际领先的工业制造原辅材料研发生产服务商。随着业务版图不断扩张,企业急需资金注入,于是决定以专利权作为质押担保物向银行申请贷款8000万元。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高、流程复杂,银行为保障权益与企业共同向惠州公证处寻求帮助——他们需要一份能保障双方权益的 “安全锁”,让以专利权为质押的融资之路更稳妥。

接到申请后,公证员迅速行动。“我们第一时间了解了该笔借款的基本情况,并向企业和银行一次性告知了办理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所需的材料。”惠州公证处公证员表示,为优化服务,惠州公证处还开启了便企业服务绿色通道,公证员通过微信预先审查了企业和银行提供的材料。

微信预先审查通过后,公证员与银行工作人员又共同前往企业的经营场所办理公证。“我们根据相关法律,向各方当事人告知了办理该公证的法律规定和法律后果,并根据各方提交的债权文书内容,重点就借款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进行了询问。”公证员向记者坦言,“我们必须确保各方对条款理解无偏差,真实表达意愿。”

最终,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书顺利出具,企业顺利获得金融机构贷款8000万元。这笔资金用于企业扩大生产,保障了企业的经营发展。

此次办理,与以往较常办理的以不动产为担保物的赋强公证有何不同?记者从惠州公证处了解到,此次赋强公证是以知识产权作为担保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一种相对新型的融资方式。

当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普及度和覆盖面难以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为有效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帮助企业将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由无形“知产”向有形“资产”转变,广东省公证行业积极行动,通过优化服务模式、开通绿色通道等方式,将公证保护知识产权服务前移,发挥好公证增功能,维护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各方的合法权益,有效促成融资协议达成并督促妥善履约,降低知产融资各方顾虑,为企业架起从“知产”到“资产”的转化桥梁,让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强劲动能。

文|记者 郭思琦 通讯员 张彬

图|通讯员供图

主办单位|广东省公证协会

承办单位|羊城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