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文章网
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西岸美术馆上新!蓬皮杜开启“新风景”,大卫·霍克尼带你走“瓦格纳之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07:36:00    

4月28日,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新一轮五年展陈合作首个常设展“重塑景观”开幕。同时开幕的还有特展 “建造上海:1949年以来的建筑、城市与文化”,以及沉浸式艺术展“大卫·霍克尼:更大,更近”,西岸美术馆以全新的姿态,迈入一个更具前沿性与开放性的阶段。

杜布菲作品《幸福的乡间》

蓬皮杜中心主任罗朗·乐朋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十分乐观地表示,作为中法两国在文化艺术领域级别最高、合作周期最长的项目,从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已联合推出近30场展览、展出逾1200件藏品、每年50万人次的参观人数来看,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合作,是一个互相对话彼此学习的过程。“展览的成功与否不能用短期效果来衡量,而应该把以眼光放远。浦江两岸汇聚了许多世界知名建筑师的作品,这就是上海想展现给世界的面貌。这些建筑所构成的与河岸的关系,我在世界其他地方还不曾见过,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展示只是这条银河中‘一颗小小的星星’。”乐朋说。

艺术景观与现实景观互为注脚

大展“重塑景观”作为新一轮合作的开端,聚焦1906年至今的“风景”主题演变,以近70件世界级珍藏为基础,在深刻回应20、21世纪艺术变革的同时,系统梳理了现当代主义艺术语言的发生与变迁,持续填补本土“现当代艺术史”的选题空白。展览以“建构空间”“目眩”“超现实视界”“抽象风景”“俯瞰之景”“城市景观”“全景画”七大章节切入,邀请观众走过野兽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等一众重要艺术流派,在深入现当代艺术史上的耀眼经典与先锋之作的同时,开启一段鲜见的“风景”之旅。

展览策展人克里斯蒂安·布莱昂在展览起始处

展览的首幅作品就是来自英国艺术家彼得·多伊格的大幅作品,画面上一个男性坐在独木舟上直视观众,带着点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绘画风格,仿佛在向来者质疑人和自然的关系。艺术家眼中的“风景”不仅意味着自然风光,都市风景更是重要的表现。美国艺术家琼·米切尔与奥拓·绍尔等艺术家的明媚颜色组成了一道“黄色走廊”,再现了地中海的耀眼光芒,色彩的强度让大自然在春天爆发的能量喷薄而出。

明媚的“黄色走廊”

在整个展览的最后,是华裔艺术家谢素梅的作品《回声》,她用视频记录下了自己身着红衣、背对镜头演奏大提琴的场景。在广袤明亮的绿色山野间, 她渺小的身影出现在悬崖边缘,对面是一座陡峭的山崖。“以男性的直视作为起始,以女性的背影作为结尾,”策展人克里斯蒂安·布莱昂认为,这样的安排微妙地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特展“建造上海:1949年以来的建筑、城市与文化”,与“重塑景观”互为补充与注释。由西岸美术馆携手同济大学共同策划,是首个立足上海本土,聚焦上海建筑的艺术展览,也是全球首个系统研究和呈现上海现当代建筑与城市发展历程的专题展览。

霍克尼与瓦格纳互为交叠

大卫·霍克尼是当今国际画坛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之一,被公认为“英国最著名的在世画家”。在西岸美术馆b1层开幕的“大卫·霍克尼:更大,更近”,由艺术家携团队历时三年打造,展览已在伦敦、首尔先后上演,此番作为中国首展。展览通过巨幕投影,突破性地环绕声场与超大尺幅墙面,构建出艺术家独属的视觉体系。霍克尼的作品一直拓展着绘画媒材的使用边界,从传统油画、水彩到电子数码产品、传真机、激光影印机、计算机……还包括近年来在大众中广泛流行的视频影像设备,如iPhone、iPad等。“大卫·霍克尼:更大,更近”体验展共6章,时长在50分钟左右,由美国作曲家尼科·穆利专门配乐。

其中,尤其要提及的片段是大型视听作品《瓦格纳之路》。太平洋海岸公路是霍克尼从其位于加州好莱坞的家中驱车前往位于圣莫妮卡大道工作室的必经之路,艺术家本人会在这段路上听瓦格纳的音乐,获得艺术灵感,于是他又称这条路是“瓦格纳之路”。在自传中,他曾写道:只要你曾经开车驶过“瓦格纳之路”,你一定能一眼辨识出我画中的场景。霍克尼充满原始生命张力的色彩与瓦格纳摄人心魄的音乐语言在这件作品中取得了一种奇异的和谐。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片段是《更大的大峡谷》,所有关于高度、方向和位置的感觉都在不断流动,最后,有驾驶经验的观众会恍然大悟——“这就是一个驾车人的视角”。确实,启发霍克尼思考反向透视的便是驾车这个动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