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洁清 韩欣然
在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的当下,外卖骑手作为其中的重要群体,其权益保障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自今年2月份京东宣布进军外卖行业以来,外卖平台的种种举措,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未来描绘了一幅可期的蓝图。
4月3日,美团在福建泉州、江苏南通两城区开启补贴养老保险试点。此前,3月28日,京东外卖已与超一万名全职骑手签署正式劳动合同,这些全职骑手都将获得五险一金保障,后续还将不断扩大全职骑手规模。
具体来看这两种措施。京东外卖的政策更为全面,企业承担缴纳五险一金的所有成本,包含个人所需缴纳部分,确保骑手现金收入绝不会因为缴纳五险一金而减少,且五险一金覆盖范围广,能够有效应对骑手在意外伤害、疾病或养老时的经济风险。此外,企业与全职骑手签订劳动合同,规避法律风险,符合国家对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导向,通过“五险一金+职业发展”模式,将外卖骑手从“临时工”转化为“正式员工”,提供全方位福利保障,提升骑手归属感、稳定性与职业安全感。
相比之下,美团因骑手数据庞大,采用的补贴模式更为灵活。根据试点方案,对当月收入达到就业地相关缴费基数下限且近6个月有3个月满足该条件的骑手,美团补贴50%的费用。这一试点方案在灵活性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具有“四无限制”特征,即无前置资格限制、无参保地点限制、无时长单量限制、无跑单类型限制,充分考虑到骑手职业灵活自由、流动性大的特点。但目前的补贴限于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也还不够大。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认为:“社保不只是生活保障,更关系到新就业群体的身份认同。这一转变,能为企业带来诸多长期收益,比如稳定骑手队伍、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黏性等。企业肯定会增加成本投入,但更要看到全面收益。”而无论哪种保障方式,这“你追我赶”的行业“内卷”,对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而言,都是一件好事。“平台企业开始探索外卖骑手的社保解决方案,可以说是为骑手的社保困境‘破冰’,在推动维护骑手社保权益的同时,也将有助于提高部分骑手的福利水平和就业质量。”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天玉表示。
对于不同用工方式,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数字经济系博导、教授崔丽丽则表示,全职自有员工和灵活用工在方式上有本质区别。对于全职外卖骑手,应该按照京东的方式来处理。对于灵活用工的非专职骑手,可以采取达标缴付的概念,因为灵活用工本来就是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目前社会化众包方式的骑手数量规模大而且变动也比较频繁,对于用工归属和缴纳保费来讲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采用试点逐步推开的方式也合理。但也有声音认为,正因为这些“不确定性”,达标缴付的方式对于那些收入不稳定或工作时间不达标的骑手来说,保障仍显不足。
对于平台的积极实验,主管部门也越来越重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2025年3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明确表示,将积极完善重点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特别是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以及新就业形态人员,旨在将他们更多地纳入企业职工社保制度,从而享有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聚焦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相关部门将从扩容省份、新增企业、拓宽行业等方面扩大试点,将试点省份由7个增加到17个,并逐步推动在全国实施。